芭蕉

发布时间:2024/11/11,浏览人次:531

芭蕉

别名 天苴、板蕉、牙蕉

学名 musa basjoo Siebold & Zucc. ex iinuma

英名 Plantain

科属 芭蕉科,芭蕉属

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,植株高2.5-4米。芭蕉叶片长圆形,长2-3米,宽25-30厘米,先端钝,基部圆形或不对称,叶面鲜绿色,有光泽;叶柄粗壮,长达30厘米。芭蕉花序顶生,下垂;苞片红褐色或紫色;雄花生于花序上部,雌花生于花序下部;雌花在每一苞片内约10-16朵,排成2列;合生花被片长4-4.5厘米,具5(3+2)齿裂,离生花被片几与合生花被片等长,顶端具小尖头。芭蕉果实为浆果,三棱状长圆形,长5-7厘米,具3-5棱,近无柄,肉质,内具多数种子。种子黑色,具疣突及不规则棱角,宽6-8毫米。

生态习性 芭蕉喜温暖、湿润的环境,也较耐寒,芭蕉耐半荫,不耐干旱和水涝,适应性较好,对有毒气体抗性较强,生长较快。

产地及分布 芭蕉主要分布在亚热带生物群落中,原产于中国中南部和东南部,日本和韩国有引种栽培。中国秦岭淮河以南可以露地栽培,如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福建、广东和广西等省区均有分布。

用途 芭蕉的园林栽培在较为普遍。皇家园林、私家园林、农家小院都可以见到芭蕉的身影。其植株高大婆娑,叶片浓翠亮丽。芭蕉常与其它植物搭配种植,组合成景。蕉竹配植是最为常见的组合,二者生长习性、地域分布、物色神韵颇为相近,有“双清”之称。芭蕉常植于假山上、怪石旁,如将芭蕉与太湖石搭配,太湖石以白色为主,多玲珑剔透、重峦迭嶂,以幽奇著称,无论是造型上还是色彩上都能彰显芭蕉幽古之姿。芭蕉也常与亭、轩等建筑物组合,造型别致、轻巧玲珑的亭轩颇能衬托芭蕉优雅清爽。此外芭蕉可以做盆景。芭蕉果肉、花、叶、根中均含有丰富的糖类、氨基酸、纤维素、多种矿物质、硒等微量元素及多种化合物成分,药食兼用,营养丰富,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水果佳品,其果肉清甜爽口,具有开胃消食的功效。芭蕉的根茎、叶、花、果实、茎汁液(芭蕉油)均可入药。芭蕉汁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,抑菌范围较为广泛,对细菌、霉菌、酵母菌均表现出较好的效果。且芭蕉汁在食品加工过程中,其抑菌成分表现出很好的热稳定性,在食品工业中有着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。芭蕉的叶纤维为芭蕉布(称蕉葛)的原料,同时也可用作造纸原料。

繁殖与栽培 自然繁殖:芭蕉属植物常具有大的花型、鲜艳的颜色、明显的气味、特化的花部结构、丰富的产蜜量等特点,这些形态特征较适合脊椎动物(蝙蝠和鸟)传粉。人工繁殖:分蘖繁殖,于春初从芭蕉的母株挖取萌蘖栽植。一般萌蘖选择生长至50cm高的为宜,挖开表土露出根茎后,将萌蘖从母株上整齐切断,待幼株伤口烧晾干后再下地栽培,以免烂根。在多霜地区,宜在新芽发前栽植,在霜重地区,霜降前需要用草包裹防寒,大风前应树立支柱,以免芭蕉折倒。


芭蕉11.jpg

(图片来自网络,不做任何商业用途,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)

相关资讯